壯丁林永輝出征的悲歌
/林怡種
戇赴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還﹖
---------------------------------------------------------------------------------------------------
民國三十五年冬天,年鼓頻催,家住金沙鎮洋山村的林永輝,在五個兄弟之中排行老大,父母選在這個時節殺豬、宰羊,讓他與鄰村的姑娘拜了天地,了卻「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的心願!
林家先祖,來自對岸泉州府東門外東坑鄉的望族,家世書香門第。明末清兵入關,為躲避滿人乘桴於海,來到金門這個小島屯田種蕃薯,兼在海灘插石養蚵,過著躬耕自食,與世無爭的日子。
雖然,一年之前的八月六日與九日,美軍B-廿九轟炸機飛臨日本本土上空,分別在廣島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瞬間造成三十餘萬人死亡,迫使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侵佔世界的野心全面潰敗,金門終於結束八年異族統治,居民脫離隨時可能被毒打、酷刑與殺害的恐懼,也不必再為日本人種鴉片;同時,從南洋寄回的「僑匯」恢復源源不斷挹注,許多家庭可免於忍飢挨餓;更重要的是,壯年男丁無庸耽心被抓去當軍伕、牽騾馬,從此可以安心過日子,繼續過太平的歲月。
林永輝成家之後,每天扛鋤荷犁,忙碌於阡陌之間,他祈望風調雨順,春天辛勤的耕耘播種,秋天能有更多的收成,以繼承衣缽,準備在島上繁衍下一代!
豈料,有一天,沙美區公所來了差役,送給林家一張兵單,書明「林永輝抽中壯丁,要按時去區公所報到」,但未說明這梯次抽中的壯丁,將要到什麼地方、出什麼樣的任務。
金門民間有句俗諺:「街路人驚呷,鄉下人驚掠」!當時,金門還是貧窮落後的農村社會,既沒有完備的戶籍資料,也沒有健全的兵役制度,抽壯丁並未舉辦公開抽籤儀式,區公所說誰被抽中壯丁,誰就是被抽中了,沒有理由申訴,也無處可申訴,被抽中的壯丁,只得乖乖認命去當兵;如果不願去報到,可用相當的黃金、白銀或用二、三十擔的土豆油為代價,雇傭替代前往報到,因為,只要有人頭可湊數,區公所是不會拒絕的。
林永輝接到「兵單」之後,暗忖著家裡有年邁的父母、與剛懷有身孕的妻子,以及一群嗷嗷待哺的弟弟及妹妹。何況,家裡的田產本來就不多,也沒有「僑匯」,委實沒有能力雇傭替代入伍。因此,他決定「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將按時前往區公所報到。
報到的那天早上,他拎著簡單的小布包,和二弟騎馬到「沙美區公所」,完成點名報到之後,立即被關進左側的廂房裡,禁止親友會客或探望;當年的「沙美區公所」,就是後來當作「金沙中心」小學與「金沙鎮公所」的舊址,如今作為「國有財產局金馬分處」辦公處。
經過兩個晚上,大概是金沙鎮被「抽中」的壯丁人數都到齊了,一行壯丁數十人,像囚犯似地被槍兵押解著,從沙美徒步到金城,差不多走了二個多小時,穿過金城市區進入南門的「許氏家廟」,那裡是各鄉鎮壯丁集合的地方,戒備更為森嚴,四周佈滿崗哨,閒雜人不得靠近。大伙兒被押進去之後,關在裡頭一起打地鋪、吃大鍋飯,但沒有人知道將被送往何處?
約莫過了一個多月,隊伍終於開拔出發。那天早上,金門第一期二百多名被抽中的壯丁,從南門「許氏家廟」列隊走向海邊的「同安渡頭」。一路上,許多征人的親屬,被隔離在遠遠的地方揮淚相送,那情那景,直像杜甫「兵車行」的畫面:「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但是,無情的汽笛聲響,渡輪就要起航了,卻沒有人知道將航向什麼地方。
渡輪朝向南方行駛,繞過大、二膽水域,越過金廈海峽之後,先在鼓浪嶼靠岸;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島只隔一條五百公尺寬的鷺江,全島面積約五平方公里,清朝鴉片戰爭之後,英、美、法、日、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曾在島上設立領事館,成為「公共租界」,抗日戰爭勝利後,才結束殖民統治。
因為「鼓浪嶼」是一個小島,為防範壯丁逃跑,先在島上整編。幾天之後,部隊便從廈門開始一路行軍跋山涉水北上,經過十里洋場的上海,再繼續開拔到山東,被編入國軍第七十師,正式穿起草鞋和軍裝,配發七九步槍打內戰。
民國三十六年初春,在山東省的雪地裡,與「八路軍」迎面打了一仗,七十師官兵傷亡逾半,餘眾被國軍五十八師收編,部隊轉戰西南的四川、貴州、雲南、廣西一帶。二年後,因盧漢叛變,部隊在廣西潰散,有人帶槍投靠「八路軍」,繼續當兵吃糧、有人則趁機把槍扔進山溝裡,脫掉軍服開小差逃回家。
這個當兒,沒唸過書,也不識字的林永輝,想到家裡的爹娘及妻子,離開他們已經二年多了,音訊全無,惦念著他們是否安好?於是,他把槍扔了,脫掉軍服,從廣西省的山區觀看日昇、月落的位置,研判家鄉的方向慢慢行走;因為,部隊輾轉征戰,已經連續好幾個月沒有發糧餉,身無分文,連最基本的吃飯錢也沒有。
一路上,林永輝靠著行乞和採野果充飢,經過二個多月的跋涉,終於來到福建省同安縣的海邊,故鄉金門島就在眼前,僅隔著一箭之遙的水路,島上村落簷角雙翹的屋宇依稀可見。可惜,時間已是民國三十八年冬天,「國、共」兩軍剛剛在金門古寧頭打了一仗,九千多名強行登陸的共軍,經過三天的激戰,二千餘人被殲滅在灘頭岸際,其餘七千三百餘人被俘擄。
其實,對日抗戰勝利之後,「國、共」開始打內戰以來,國軍與「八路軍」交手,幾乎是一路吃敗仗,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短短一年之間,整個神州河山風雲變色,卻在金門島的「古寧頭」一役打了大勝仗,扭轉乾坤穩住局勢。
也因此,「國、共」兩軍隔著金廈海峽大軍對峙,國軍時時高唱「反攻大陸」,在「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號召下,金門島上十幾萬守軍枕戈待旦,官兵晨起或晚點名,都要高唱「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大陸是我們的鄉親。……,我們要反攻回去,把大陸收復!」
同樣的,共軍則聲聲恫嚇「解放台灣」,透過各種傳聲筒,大肆鼓吹「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尤其,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廣播站,在每階段統戰喊話之後,皆會慣性播放歌曲,最常播的歌曲即為「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歌詞是:「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國的台灣省瞭望,日月潭邊波在胸中蕩漾,阿里山嶺濤在耳邊震嚮。台灣同胞我骨肉兄弟,我們日日夜夜把你們掛在心上。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共同奮鬥,朝著一個方向。解放台灣、統一祖國,讓那太陽的光輝照耀在台灣島上。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讓那太陽的光輝照耀在台灣島上。」
由於「國、共」兩軍隔海重兵對峙,雙方劍拔弩張,隨時可能再爆發戰爭。金、廈舟楫中斷,林永輝只能在岸邊望呀望,望不盡歸鄉路!經過幾十晝夜的跋涉,再高的山,擋不住那份對故土家園的眷戀;再深的水,也阻擋不了那份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十萬八千里的路都走過了,卻跋涉不了橫在家門口的短短的水路──「國、共」內戰的政治鴻溝。
林永輝開始在同安縣的海邊等待,他常常翹首東望,從晨曦初露到日落黃昏夕照,甚至是月落星沈,一天等過又一天、一月等過又一月、一年等過又一年!等呀等,望呀望,找不到歸鄉之路!
偶而,他面向金門島大聲呼喚,呼喚近在咫尺,卻遙不可及的故土和親人;有時,觸摸海水,因為,海水和故鄉的土地緊緊相連,自己的雙手觸摸到海水,就等於擁抱故鄉,以慰藉思鄉情愁!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國、共」兩軍又啟戰端,各用大型火砲轟擊對方,砲彈成群呼咻而來、也呼咻而去;特別是午後 ,斜陽無羈地傾灑在金門島上,比較有利望遠鏡觀測,這個當兒,共軍毫不留情地開砲猛烈轟擊金門。所以,每天下午,林永輝常常爬到山坡上,注視著故鄉落彈之後,揚起陣陣塵煙,甚或是火光沖天、濃煙升起。
當然,林永輝不是在觀賞電影,享受聲光效果的感官刺激,而是如承刀割的陣陣椎心之痛。因為,親人正遭受無情砲火的摧殘蹂躪,生死難卜,每每是不自覺地喃喃默禱,祈求菩薩庇佑,希望砲彈儘量落在曠野,萬萬不能碰觸房舍或傷及同胞的身體髮膚!
民國五十五年,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其間,由於林永輝的身分特殊,曾被列為「國特」、「黑五類」,遭「紅衛兵」批鬥、批臭,不時被戴高帽遊街示眾、或關進牛欄,最後,被下放到荒漠進行「勞動思想改造」,受盡莫大的屈辱與折磨,幾度想自殘了斷生命。
然而,每當想到在山東雪地的戰場上,同行的士兵在槍林彈雨中血肉橫飛、屍臥遍野,自己好不容易能從硝煙彈隙中撿回一命,沒有命喪槍砲之下,豈能死在自己的手裡?
何況,爹娘就在眼前,一息尚存,還要和他們相見!畢竟,再殘忍的殺戮戰場都見過了,政治鬥爭的折磨,又算得什麼呢?因此,每當想到這裡,林永輝的生命充滿著無限的活力,他仍每天在岸邊等呀等!望呀望!從晨曦初露到日落黃昏夕照,甚或是月落星沈!
海天斷阻,鄉音全無,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一年過去了,等呀等!望呀望!來自故鄉的聲音,只有「單日」夜晚,從金門島上向大陸發射的砲宣彈,那飛越金廈海峽呼咻的聲音,以及古寧頭「北山播音站」向大陸的政治喊話與鄧麗君「何日君再來」的歌聲。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僅十年過去了,甚至,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第四個十年,都相續在引頸東盼的等待之中過去了--四十年,人生有幾個四十年?無情歲月催人老,林永輝眼看著自己齒危髮禿,就要老死他鄉,再也沒有多少歲月可以等待了。盼望了四十幾年,眼看著返鄉大夢就要破滅了。
幸好,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兩岸關係逐步改善,先是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起,共軍宣佈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擔等島嶼實施炮擊,兩岸僅剩「心戰喊話」與空飄汽球在空中交戰。
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二日,兩岸「紅十字會」開始受理老兵轉信,因此,不識字的林永輝,趕快央人寫了一封家書,信封同時寫著父親和幾個弟弟的名字,那封信經過四個多月的輾轉,好不容易才轉到兩個弟弟的手中。
不久,恰逢國民政府開放「老兵返鄉探親」、與「國軍滯留大陸人員返鄉探親」政策,林永輝在兩位弟弟的協助下,終於於民國七十八年順利啟程返鄉,但距離家門才幾千公尺,卻要從廈門搭機繞道香港經台北,才能回到闊別四十餘年的故鄉金門。
根據「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有關滯留大陸前國軍人員處理辦法,縣市政府應派員至機場、碼頭迎接至目的地,致贈五萬元慰問金,並由各區公所辦理設籍登記,如無親友依靠、或無就業能力致生活無著,應按現行社會救濟及福利辦法予以生活救助。
是的!林永輝回來了,睽違金門四十三年,第一期二百多個被抽中的壯丁,只有他一人能幸運歷劫歸來,當他再踏上出征的土地,沒有昔日長官、同胞,及政府人員接機,只有他兩個年逾花甲的弟弟,與從未謀面的姪兒、外甥女婿等等前往尚義機場接他,為他套上象徵「凱旋榮歸」的花圈,迎接他回到闊別四十三年的故鄉,只可惜,紅磚瓦厝的老家毀於砲火,爹、娘早已作古歸隱道山,妻子改嫁,回來之前,他是有家歸不得;如今回來了,卻是家破人亡,無家可歸!
不錯,當時身為「軍派」的金門縣長李清正,曾親自到洋山村探望林永輝,致贈新台幣五萬元慰問金,除此之外,一個為國去爭戰,歷劫歸來一無所有的花甲老翁,未來怎麼過生活,政府部門無人聞問,區區五萬元能安渡幾個日子?
當初,金門戶籍資料與兵役制度不健全,「抽壯丁」也沒有公開儀式,雖然,事隔四十三年,能找到的證明文件,是戶籍謄本登記「入伍」兩字,而且,當初區公所承辦「抽壯丁」的村幹事何先生仍朗朗健在,但空口無憑,又能證明什麼?因此,申辦「視同退伍」遲遲沒有下文,無法取得榮民證,未來生活安養就成問題,為國去爭戰,竟落得這般田地!
同是為國出征,前「空軍黑貓中隊」兩名駕駛U-2偵察機出任務在大陸失事的飛行員,也一樣因「開放國軍滯留大陸人員返鄉探親」才能回來,唯一不同的是,他倆歷劫歸來,獲親人、袍澤,及大批新聞記者的簇擁,風風光光回到當初起飛的土地,政府為他們舉辦隆重歡迎儀式,而金門壯丁出征可歌可泣的故事,卻落得「年老莫返鄉,返鄉最斷腸」!
林永輝徘徊在去留的十字路口!誰來關懷?
後記:一、本文於一九九○年十一月六日在「金門報導」刊出之後,引起總統
府等單位關注,指示金門退輔會協助申辦榮民安養,終獲准進入「
養護之家」。
二、林永輝老先生,已於民國九十三年十一月走完人生旅程。
──一九九○年十一月六日原載「金門報導」。
──二○○九年元月廿九日改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