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
回首頁
位置 尚卿夜未眠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
又是單日晚上 正氣副刊 1978.08.21.
                                              又是單日晚上  
      
                                          ──崗上聽濤隨筆之八  

/林怡種  

        傍晚時分,太陽才西沈入海,暮色剛籠罩大地,對岸向金門島轟擊的炮聲,便開始忽遠忽近、此起彼落地響在耳畔;生活在島上的軍民一聽到炮聲,不必看日曆,大家已警覺到──又是「單日」晚上了,應隨時準備躲防空洞!      

        自從台灣受訓回到成功崗上「正氣中華報社」上班,屈指一算快一年了,由於機車管制進口,想買一部新機車,得先買一部淘汰車的牌照,總價近十萬元,而我月薪才二千三百多元,買車的夢想遙不可及,所以,傍晚下班回不了家,夜間只得暫宿寢室。  

        因為,「正氣中華報社」是軍方的文宣重地,直屬於「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社長、總編輯及重要幹部皆為軍職,所發行的報紙在戰地扮演著「激勵士氣,穩定軍心」的角色,因而成為共軍炮擊的重要目標,所以,夜宿報社一年多,特別能感同身受「單打雙不打」的恐怖。  

        畢竟,短短一年光景,社區已落彈多次,包括社長室也曾被彈頭直接擊中,屋頂被貫穿一個大洞,幸好,幸運之神長相左右,同仁皆毫髮無傷,每次均只是一場虛驚,真可謂是「不幸中之大幸」!  

        事實上,所謂「單打雙不打」,那是「國、共」兩軍於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傍晚爆發一場大炮戰,彼此以各型火炮毀滅性地轟擊對方,纏鬥四十四天之後,在沒有面對面簽署文字協定,僅靠「隔空喊話」,敵對的雙方默認遵守「單日炮擊、雙日停火」的君子之約。  

        當然,「單打、雙不打」,按照字面上的解釋,是「單日炮擊、假日停火」,但是,更進一步認真的說法,則是「雙日一定不打,單日不一定打」。然而,日曆上的單、雙日,其分界點在午夜凌晨時分,也就是每個黑夜,都有「單日」,只是前半夜與後半夜之別。  

        打個比方說,若是「單日」在前半夜,夜幕一低垂,共軍的炮宣彈,隨時從廈門、蓮河、澳頭、圍頭等方向呼嘯而來,所幸一般人普遍尚未上床就寢,聽到炮聲近了,趕快躲防空洞或進入地下室掩避,可把傷亡減到最低。  

        相反地,若是「單日」是在下半夜,每每「雙日」零時過一分,即成為「單日」,共軍的宣傳炮彈即飛越海峽,肆無忌憚地轟擊目標。而這個當兒,居民十之八九處在睡夢之中,很多人不幸被突如其來的炮彈擊中,身首異處成硝煙下的冤魂,去到陰曹地府向閻王爺報到時,究竟是怎麼死的,恐怕也無法交代清楚。  

        一般而言,「單打雙不打」時期的炮擊,對岸共軍向金門島發射的炮彈,絕大多數是「宣傳彈」,每個目標轟擊四至六發,然後轉向下一個目標。如果「單日」是在前半夜,通常是轟擊到午夜十二點之前結束;如果「單日」是在下半夜,則轟擊到東方天際發白方歇。  

        所以,若是寒冬凌晨突然遭炮彈轟擊,成年人為了保命,沒有人敢懶床,絕對是一骨碌從床上躍起,那怕是來不及穿衣保暖,趕緊躲防空洞保命。可是,倘若家裡有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或十來歲的孩童睡熟了,抱又抱不動,眼看著下一發炮彈又將來襲,命危在旦夕,親人面臨生死交關,無不痛罵共軍炮兵深夜炮轟,實在是慘無人道!  

        也許,有人要問什麼是「宣傳彈」?簡單地說,所謂「炮宣彈」,就是以榴彈炮的大彈頭,膛內有兩片弧型鋼片,合成一個圓筒,筒內塞滿宣傳單,炮彈發射之後,彈頭攻擊目標前臨空爆炸,膛內弧型鋼片圓筒與彈頭分離裂開,宣傳單隨風飄落,達到攻擊破壞與心戰宣傳「一石兩鳥」之目的。  

        記得唸小學的時候,雖是「八二三炮戰」後的七、八年,但是,兩岸關係依然劍拔弩張,為配合推行「仇匪恨匪」教育,訓導主任經常在朝會上痛罵「共匪」專制暴政,搞「文化大革命」,實行「人民公社」,讓大陸同胞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所以,要求學生凡是撿到敵人的宣傳單,要做到「不看、不傳、不藏」三原則,趕快繳交給級任導師或訓導處,可獲得記功、嘉獎。而且,每學期都有「保防教育週」,學校除了舉辦保防演講、歌唱、書法、與壁報製作比賽之外,還有一項撿拾宣傳單比賽,繳交數量最多的前三名,可獲得校長頒發獎狀、與獎品的表揚。  

        其實,當時金門島上,無論是村郊或野外,到處可見到宣傳單,大部份是共軍以炮宣彈打過來的、也有少部份利用風箏、氣球飄送;同時,也有許多是我方的心戰傳單,因為,在太湖畔有一座心戰基地「光華廠」,常常利用黑夜掩護,對大陸大量施放高空飄氣球,載運反共宣傳單和宣傳品,據說最遠可飄到新疆、蒙古一帶,因在大陸內陸常常出現「反共傳單」,驚動中共中央,常下令出動米格機攔截。  

        因此,為避開米格機攔截空飄氣球,心戰基地「光華廠」常常利用黑夜掩護施放氣球;然其中部份升空後不久,因氣候或其他因素爆裂,宣傳單和宣傳品隨風散落在金門島上,因此,路上撿拾到宣傳單,如果不仔細看,確實難以分出是那一方的宣傳單!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學校老師以記功、嘉獎或獎品,鼓勵學生撿拾「共匪」宣傳單,但是,效果似乎並不理想。因為,記功、嘉獎或獎狀,對課業上沒有實質效益;同樣的,獎品也僅區區少量牙膏或肥皂,除非是常很拚命撿拾,繳交數量擠進前三名才可獲獎,否則,就等於做白工,對學生產生不了實質誘因。  

        或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小學生也很聰明,因為,若要撿拾宣傳單,去換取記功、嘉獎,倒不如用心挖炮彈頭,因一顆完整的彈頭,可賣二十餘元,而小學生一學期註冊學雜費才十元左右,一年之中,只要挖到一顆炮彈頭,就足以繳交一學年的學雜費;再不然,用心撿拾炮彈片,鋼鐵可賣錢,也可兌換麥芽糖或冰棒解饞,最是經濟實惠!  

        再說,若為了領取獎品,也大可不必去撿拾宣傳單拚名次,因為,我方飄送的高空氣球,所吊掛的承載箱,除了有大量宣傳單,其中也包含許多宣傳品,通常是包裝袋印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的餅乾口糧、T恤、香皂等日用品。  

        所謂「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有時清晨上山,若發現田野有心戰氣球散落的宣傳品,只要循線四處尋覓,常常可撿到一籮筐的宣傳品帶回家,而且,那些本來要空飄到大陸的宣傳品,目的為關懷水深火熱中的同胞,金門民眾相信不會有毒,可以安心食用。  

        事實上,金門與大陸一水之隔,自古以來歷史淵源流長,兩地人民血脈相連,語言、與風俗習慣相同,素有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等「五緣」之親。民國三十八年以前,兩地人民可以自由往來,豈料十月二十五日「古寧頭大戰」一役之後,國、共兩軍隔海對峙;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傍晚六時許,共軍突然集中各型加農炮和榴彈炮,同時向金門島展開全面性的猛烈炮擊,短短二個小時之內,金門島一百五十二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共計落彈四萬餘發,當日總落彈量更高達五萬七千餘發,幾乎把每一寸土地都打翻了,造成軍民傷亡慘重,房屋毀損更是難以估計。  

        「八二三炮戰」開打之後,驚動中外,引起國際媒體關注,九月二十六日當天,國外記者團一批,從料羅外海搭乘兩棲登陸小艇,準備搶灘登陸金門採訪炮戰新聞,不幸在途中遭共軍炮彈擊中翻覆,有六名記者罹難,僅日本共同社記者奧戶忠夫游泳上岸、青年戰士報記者嚴重則落海,在海上漂流三十個小時後幸運獲救。  

        炮戰一直延續到十月五日,總計四十四天之中,金門島落彈超過四十七萬發,共軍封鎖金門策略顯然失敗,加諸國軍獲美援二十四吋巨砲,成功自料羅搶灘上岸,對大陸炮陣地展開還擊,巨炮威力驚人,共軍受創慘重,因而以「基於人道立場,對金門停止砲擊七天」為理由,宣佈「停戰一周」。  

        十月十三日,共軍又再宣布停火二週,繼而於十月二十五日,透過廣播宣布「單打雙停」;迄今二十年來,幾乎每逢「單日」,共軍必向金門發射宣傳彈,炮彈由小而大,威力逐漸增強,讓金門島成為共軍火炮的試驗場,無辜的居民淪為「解放軍」炮兵瞄準的「活靶」,釀造了難以計數的人間慘劇,這是金門的不幸,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今夜,用過晚餐,本可一面看書閱報,聆聽濤聲迴盪,享受一個靜謐的夜晚,只可惜,太陽剛西沈,對岸已傳來轟隆轟隆的炮聲,忽遠忽近、此起彼落在耳畔交織,經驗提醒我,又是「單日」晚上了,身在成功崗上的報社裡,得提高警覺隨時準備躲防空洞,以免淪為硝煙下的冤魂!(1978.08.21.)  
  
  


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
操作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