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抓蚊子,解剖檢查
「血絲蟲病」證實在金門流行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主要靠夜間「採血」,從玻璃抹片檢查出帶原者。此外,也可利用捕捉蚊子解剖,追蹤感染病例;所以,防治工作小組也常在大白天,安排到各村里家戶捕捉蚊子。
我們使用的捕蚊器很簡單,以一支長約五十公分的玻璃管,銜接橡皮軟管與吸嘴,玻璃管中間放置空氣過濾棉。出門捕蚊之前,我們購買許多大同電鍋量米塑膠杯,捕蚊時,口含吸嘴,將玻璃管慢慢伸抵蚊子背後,鎖定目標後用力一吸,蚊子即應聲入管,再吹進事先準備封好紗網的量米杯裡,詳細寫明門牌號碼及捕捉日期,帶回檢驗室在顯微鏡下進行解剖。
通常,至各村里捕蚊之前,也會先以公文通知村里公所,屆時請求村里幹事協助,再由鄰長和屋主陪同進入各家戶房間,從蚊帳裡尋找吸過血的蚊子。有時,一張蚊帳裡可捕捉數十隻蚊子,而一隻蚊子的腹腔裡,可解剖檢查出數條或數十條「血絲蟲」,一條條在顯微鏡下蠕動,確實非常嚇人。
依照作業流程,當我們從捕捉回來的蚊子檢查出「血絲蟲」,將針對該戶人家與左鄰右舍,另行安排夜間「採血」複驗,以確定誰是帶原者,以便進行投藥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居民除了拒絕採血,也不歡迎我們進入屋內捕捉蚊子,常常有人看到我們到來,緊張得大喊「抓蚊隊來了!趕快拿噴效來!」
原來,村民怕家裡的蚊子被檢查出有「血絲蟲」,還要接受補採血檢查,更要連續二週服藥,所以,當房間裡噴滿濃厚的殺蟲劑味,自然抓不到蚊子,類似錯誤的舉措,實在讓人好氣又好笑,卻也無可奈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