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感人事蹟
兩岸人民都是炎黃子孫,有著共同的歷史和文化,所以是密不可分,如果把臺灣分裂出去,歷史就沒法寫。這就是海峽兩岸人民的感情基礎。
台海觀瀾:2OO6,閩台兩地親情交流感人事蹟多
中國網 | 時間: 2007-01-01 | 文章來源: 中新社
“六六大順”,“六”在福建和臺灣人的眼中,是一個吉祥順利的數字。回首二OO六年閩台兩地親情的交流,順風順水順情。
九旬阿嬤“回娘家”
闊別故鄉七十四載的九十四歲阿嬤鄭勸老人,終於回到了金門的娘家,與娘家親人執手淚漣漣,其情其景,讓人感慨又動容。
七十四年前,剛二十妙齡的鄭勸離開家鄉金門嫁到福建惠安縣淨峰鎮上廳村,丈夫在她懷孕時去了南洋,再也沒有回來。鄭勸生下一女,女兒和女婿在十多年前先後去世,如今已當上曾祖母的她與三個孫子生活在一起。
七十四年來,故鄉金門的山水時常在她的夢裡縈繞,她渴望有生之年能回金門一趟,以慰鄉愁。
七月十七日,在兩岸媒體《廈門日報》和《金門日報》的聯手幫助下,九十四歲的鄭勸老阿嬤乘坐“新集美”號客輪從廈門和平碼頭出發,直航金門踏上了金門土地。
金門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表示,兩岸熱心團體與人士對於兩岸隔絕帶來不少鄉親離散,有家歸不得的歷史傷痕十分關注,對已與家鄉金門的親人取得聯繫的老人家,卻因親屬關係、戶籍登錄認證規定有落差,無法以探親名義申請返鄉圓夢的,可循鄭勸老阿嬤模式,在兩岸的“人性關愛行動”機制下,一償他們回家的宿願。
之後,又有四位在廈門的金門籍阿嬤搭乘新集美號輪船,在與家鄉離散數十載之後,重新踏上故土。
廈門市紅十字會專門設立“尋親救助基金”,幫助老家在臺灣的老人完成回鄉看看的心願。
八旬老漢“歸故里”
定居臺北近半個世紀的張養成老人“魂歸故里”,讓家鄉福建安溪的鄉親們感受了“福貴不離祖”的大義。
張養成一九五七年從家鄉安溪縣大坪鄉萍州村到緬甸傳播茶文化,一九六二年到臺北與妻兒團聚定居臺灣。
十一月十八日,八十三歲的老人在臺北的家中仙逝。遵照老人的遺願,十二月二十三日十二時,老伴高錦文率定居在世界各地的數十位子孫,千里行舟,淩波踏海,送老人歸故土,讓老人歸息在安溪大坪家鄉的恩澤園,了卻老人“落葉歸根”的夙願。
老人的七個子女現分別定居在美國、加拿大、新西蘭、香港和臺灣,都事業有成,孫子輩也開始在各地成家立業。老人生前常說,死後要歸葬故鄉,這樣子孫後代與祖國與家鄉的血緣關係才不會斷。因為子女一定會回來給他掃墓的。
尋根謁祖“知我心”
四月十九日九時二十分,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偕家人在祖籍地漳州龍海市馬崎村連氏宗祠舉行祭祖儀式。表達出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心境。
一個月後的五月二十日,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偕夫人、兒子到漳州平和縣江寨村祭祖,實現了祖父等幾輩人回祖籍地尋根謁祖的夙願。“我終於找到自己的根了!”江丙坤說,身在臺灣,不忘平和江寨同宗同源的宗親,更忘不了祖先的“根”。
十月三十一日,《金門日報》總編林怡種歷經二十多年的多方尋找,托了許多人,上網和上圖書館找了許多資料,還親到兩次泉州,終於在這一次找到曾祖的原鄉——泉州市豐澤區城東街道前頭社區。百年思鄉情切切,今朝圓夢淚漣漣。看著原鄉的祠堂、家園,林怡種感慨萬千。
一樁樁一件件,閩台緣遠流長的血脈親情,在兩岸的交流中得到了延續。(記者 林永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