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
回首頁
位置 奇人軼事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
序--默默耕耘的園丁 浯江副刊 2009.07.10.
                                            默默耕耘的園丁

                                                ──試論林怡種《金門奇人軼事》

/陳長慶

        《金門奇人軼事》是作家林怡種先生的第七本著作。然而,這本書卻有別於他先前所出版的「根本真情系列作品」,以及任職於《金門日報》總編輯期間撰寫的「浯江夜話」、「社論」和報導,其筆觸已深入到浯鄉文史資料的蒐集與傳奇人物故事的書寫。作者不僅掌握住文史書寫的要領,融合文學創作的要旨,更以報導文學的磅礡氣勢和嚴謹之筆,透過縝密的思維與細心的觀察,復以華麗典雅的詞藻為讀者們介紹浯鄉十位「奇人軼事」。文中無論遣詞用字或人物故事的描述,均有其獨到的一面。讀者們看到的,彷彿不只是單一的「奇人軼事」或繁複的「傳說故事」,而是文史與文學並融的不朽之作。非僅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更可從他粲然的字裡行間,明瞭這塊土地的人文歷史。

        大凡生長在這個島嶼、以及對這塊土地有深入瞭解的專家學者或過客都知道,金門民間附會於史實並流傳千古的傳奇故事可說不勝枚舉。然其情節則是眾說紛紜,加上古籍深奧難懂,又缺乏有利的史籍資料可佐證,文史工作者更不能憑空杜撰,故而非但不能廣為流傳,甚至還有被荒廢和流失的可能。果真如此的話,不僅是我們這一代的不幸,亦是後代子孫的不幸。

        因此,基於知識份子的使命感,作者曾利用公餘走訪島上無數個村落,親耳聆聽耆老說故事,復又親自跨海到對岸探尋相關人物的史蹟文物,試圖以淺顯、通俗的文字,為浯島奇人軼事作紀錄。讓旅居海內外鄉親,以及兩岸三地同胞,能更深一層地瞭解金門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即使各篇時空不一,人物背景不同,但無論從明清或民國,古代或近代,作者均能抓住重點、摘其精華,為讀者作最詳細、最完美的詮釋;並有一百七十餘張彩色圖片穿插其中加以闡述和佐證,故而我們敢於肯定:《金門奇人軼事》是一本圖文並茂、可讀性甚高的文史佳作。

        全書分為十個獨立的單元,古代與近代各五篇。雖然作者是依書寫的先後順序來編排書目,但為了便於分析,筆者不得不把它區分成兩個類別。其一為明清時期的「古代篇」:〈挽瓜揪藤──探花宰相林釬傳奇〉、〈異相奇人蔡復一〉、〈小徑村的傳說──戰功彪炳的武將李光顯和邱良功傳奇故事〉、〈開科第一──陳顯傳奇〉、〈金門第一才子許獬〉等。其二為民國後的「近代篇」:〈陳景蘭建樓興學傳奇〉、〈抗日英雄黃世澤──諜報工作話當年〉、〈有肚量、有福氣的王國珍〉、〈雙落厝的傳說〉、〈壯丁林永輝出征的悲歌〉等五篇。

        在〈挽瓜揪藤〉這個篇章裡,作者所花費的心思和精神的確非筆墨所能形容。儘管它不是書題作品,全文亦只短短的六千餘字,但卻是最為傳神的一篇。文中不但融合著好幾個精彩動人的傳奇故事,更把「挽瓜揪藤」的典故,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此時,我們姑且不必去管探花宰相林釬的傳奇故事有幾種版本,然則經過作者跨海求證與史料對比的結果,「東閣大學士」亦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探花宰相林釬是金門后壟人已是不爭的事實。作者並透過該村耆老林再註先生為讀者講述林釬的身世故事。雖然時隔三百多年,但在口耳相傳下,林老先生依然能憑藉著自己的記憶,把故事的來龍去脈做最完整的敘述。復經作者以其生動的文筆、華麗的文詞,來詮釋這段感人肺腑的傳奇故事,不僅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史作品。

        〈異相奇人蔡復一〉作者雖然提出三個不同版本,但卻離不開「一目觀天斗,孤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的說法。甚至在這短短的二十個字裡,非但是蔡復一最好的描述,也同時忠告世人不可貌相。關於蔡復一的傳奇故事,筆者曾拜讀過洪春柳老師〈七鶴戲水的故事〉以及大陸作家張再勇〈撫劍鎮太平,舉筆安天下──兵部尚書蔡復一〉等作品。兩岸作家書寫的方式雖然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林怡種先生的〈異相奇人蔡復一〉則多了十餘張珍貴的佐證圖片。並親自走訪古老的蔡厝村落,企圖從亂繭中抽出源頭,尋找傳奇故事的真相,再佐以史籍文獻,以免犯下以訛傳訛的大忌。而非只靠那些輾轉傳述、略帶神話的野史揮灑成章的,確實已盡到了一個文史工作者的職責。

        〈小徑村的傳說〉敘述的是戰功彪炳的武將李光顯和邱良功表兄弟的故事。作者除了告訴我們兩則先賢的軼事外,也同時針對小徑村之前的地名作了極詳細的詮說。倘若不是他親訪九十四高齡的小徑耆老,而轉換成文字訴諸筆端,又有多少人知道「大徑變小徑」的由來。〈開科第一──陳顯傳奇〉的「夏興」與「下坑」亦有同樣的情形。即使上述三個故事,多數鄉親均耳熟能詳,但作者除了親赴各地做訪談外,並與史料相印證,重新賦予文字新生命,把三位先賢的生平軼事發揮得淋漓盡致。復又以其新聞專業素養,把兩個村落的周遭環境和時代變遷一併為讀者介紹,這似乎也是一般文史工作者少見的現象。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發覺到,作者撰寫此文的用心。

        有「天下第一(敖力),許獬進士頭」、「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之稱的許獬,作者在這一章裡,看不出有任何理論性的論述,純粹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類,有條不紊地為讀者詳述先賢的生平軼事。即使作者是參考其著作與史籍資料以及相關報導書寫而成,但畢竟歷史真相只有一個,不容竄改或捏造。故而我們從整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下筆的嚴謹,除了筆鋒銳利、言之有物外,讀來並不生硬。似乎試圖以通俗的口語化來取悅讀者,讓人有一口氣想把它讀完的衝動。

        尤其是十則詼諧的短文,無論是「載載載童生,朝朝朝天子」、「狀元阮毋知,會元荷包內」或「日日冬至,夜夜元宵」均讓人讀後有愛不釋手之感。當然最為傳神的是「夜宿安溪,楹聯塗鴉」裡,以「臭猴死猴安溪猴猴罵豬哥豬哥罵猴」來對該祠「文士武士天下士士敬君子君子敬士」之楹聯,以報復安溪某宗祠族裔嘲諷金門學子「書讀佇胛脊」的無禮行為。由此更可凸顯金門第一才子許獬,除了自幼天資聰穎活潑外,且又調皮詼諧機警。

        讀完先賢的傳奇軼事,依次進入「近代篇」〈陳景蘭建樓興學傳奇〉的故事裡。其建樓興辦「尚卿小學」之善行,可與碧山華僑陳睿友捐款興建「睿友學校」、供該村及鄰近村落學童就讀之善舉相媲美。作者在尚未進入主題時,毋忘先把這個被譽為「海上仙洲」的島嶼歷史和地理做一番介紹,復始為讀者講述陳景蘭先生的出洋史,以及「景蘭山莊」的興建過程、洋樓的興衰與運用。無論是日據時期的「警察大隊部」,國軍撤退來金的「五十三醫院」,九三砲戰期間的「金門中學」,八二三砲戰過後的「官兵休假中心」,抑或是青年救國團舉辦的「金門戰鬥營」等等,作者均能掌握住文史書寫的要領,為讀者做最詳細的解說。陳景蘭洋樓的興建,可說是華僑在外創業有成,回饋鄉里的典範。而建樓時景蘭先生年僅三十六歲,更是現時代青年必須效法的典型人物。該篇不僅只是陳景蘭建樓興學的傳奇故事,也是昔日陳坑漁村的一頁滄桑史,值得讀者細細的品嚐。

        〈有肚量、有福氣的王國珍〉同樣是一頁華僑奮鬥史,其後裔更是資助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的旅日僑商王敬祥先生。作者欲詮說的並非只是王國珍興建十八間閩南傳統古厝的聲名。「落番客」的「六在、三亡、一回頭」的辛酸淚,似乎也是整篇文章欲表達的重點之一。

        即便像王國珍有如此際遇的人並不多,但如果沒有他展現其寬宏大量,讓一個上門求助的不速之客渡過一個溫暖的寒夜,所有的機會勢必擦身而過。而又有誰會想到,這位素昧平生的陌生客,竟是從大陸東北遠來日本推銷五穀雜糧的同胞。往後兩人不僅成為莫逆之交,也是商場上的好伙伴,王國珍在日本的事業版圖,亦由此開始。當他事業有成時,卻不忘出資返鄉蓋屋建學堂,讓族人有屋住,子弟有讀書的地方。

        當我們讀完整個章節時,卻也發現到部份文史工作者,無論是書寫「民俗文化村」或是王國珍的奮鬥史,凸顯的幾乎都是他的後裔王敬祥如何資助國父孫中山先生革命,而卻忽略了王國珍誠懇待人的「度量」,以及他不隨同鄉一窩蜂赴南洋,隻身前往日本謀生的遠見。作者除了在文中詳述原由外,他的事業能因此大展鴻圖,也應了浯鄉「有量才有福」的俗語話。這則鮮少人知的小故事,絕非是作者憑空杜撰,而是透過其後裔與耆老的口述,做成詳實的紀錄,讓讀者能更深一層地感受到〈有肚量、有福氣的王國珍〉隻身遠赴東洋奮鬥的辛酸史。

      〈雙落厝的傳說〉其故事背景為臨海的一個小村落──洋山。文中的「槍樓」和「強摃」對年輕一輩的讀者來說可能較陌生。作者告訴我們說:「所謂『槍樓』,就是為防範海盜入侵,在制高點構建一幢高樓,四面堅厚牆壁及頂樓女兒牆者設置槍枝射口,易於監控海面或要道,當海賊來襲時,守衛的哨兵在槍樓居高臨下,以火力對付海盜。而『強摃』就是來打家劫舍的『強盜』,係來自大陸內地,行搶之前,通常都會先派出『探子』裝扮成小販,遊走各村落觀察地形地物,蒐集有錢人家屋內陳設,以利賊頭進行打家劫舍。」

        從整個架構而言,「雙落厝」那對王姓老夫婦遭受「強摃」的洗劫,似乎不是傳說,而是發生在那個兵馬倥傯年代,一個真實的故事。試想,一幢耀眼奪目、美輪美奐剛落成不久的雙落厝,裡面住的又是一對返鄉定居的「番客」夫婦,「強摃」不找上門打劫才怪!王姓老夫婦雖然幸運地保住性命,但卻已「驚破膽」,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再度「落番」,留下大門深鎖的雙落厝和一個傳說故事。而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正好是作者的家鄉,即使年代已久遠,但作者卻多次親訪村中耆老,並從他們身上獲得第一手口述資料,因此寫來更加傳神生動。看完整篇作品,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用心,且也讓我們有置身在那個年代之感。

        進入〈抗日英雄黃世澤──諜報工作話當年〉這個篇章時,作者依然以他一貫的書寫方式,把昔日鹽村西園的歷史,透過他的文學之筆,鉅細靡遺地為讀者們做介紹。尤其是西園鹽場的興衰史,可說與他欲敘述的抗日英雄黃世澤老先生、殺敵的故事平分秋色。無論從西園鹽場的歷史層面,或黃世澤個人從事諜報工作的事蹟,都有密切的連貫性,並與他華麗的文詞相得益彰。

        然而,當我們看到書中「西園抗日紀念碑」的圖片,再詳閱「西園抗日烈士英雄事略」時,的確是悲從心中來。即使這段歷史只歷經過短短的七十餘個寒暑,但似乎已從島民的記憶中逐漸地淡忘。倘若文史工作者不針對少數幾位碩果僅存的抗日英雄加以訪談復做成紀錄,當他們走完人生的旅程,當紀念碑文歷經歲月的風化而腐蝕,或許,這段歷史勢必會被人們忘得一乾二淨。作者在公餘能親臨鹽村,走訪當年「復土救鄉團」的重要成員之一、高齡八十七歲的黃世澤老先生,並把英雄殺敵的驚險故事一點一滴地書寫成章,除了為金門子弟抗日殺敵的歷史作見證外,也同時把這段可歌可泣的真實故事,留傳給我們的後代子孫。其用心之良苦可見一斑。

        「抽壯丁」這三個字,對老一輩的島民來說,就如同夢魘一般,它也是爾時浯島青年難以接受卻必須承受的宿命。在〈壯丁林永輝出征的悲歌〉這一章裡,作者簡短地敘述後,就把「抽壯丁」的原委,毫不隱瞞地為讀者作詮說。林永輝在沒有能力雇庸頂替下,只好跟隨其他被抽中的壯丁遠赴內地,編入國軍第七十師,穿起草鞋,配發七九步槍打內戰,與現在的「從軍報國」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情景。林永輝民國三十五年離家,四十餘年後始透過紅十字會的協助,從廈門搭機繞道香港經台北回到金門。而當他回到闊別四十三年故鄉時,昔日的紅磚瓦厝已毀於砲火,雙親已歸隱道山,妻子亦已改嫁。尚未回來之前他是有家歸不得,如今回來了卻是無家可歸。

        看完整個故事,想不令人鼻酸也難啊。倘若不是該文在《金門報導》刊載而引起層峰的關注,並指示退輔會協助申辦榮民安養,林永輝後續的人生歲月,勢必更坎坷。不久,林永輝終於住進「養護之家」頤養天年,雖然作者不敢居功,但卻已發揮作家與文史工作者雙重身分的影響力,做了一件深具意義的事。

        綜觀上述,《金門奇人軼事》可說是一本古今相融的作品,也是林怡種先生另一種風格的展現。「古代篇」篇篇都是精彩的傳奇故事,先賢的品德操守、為人處世,更是後人應該學習的榜樣。「近代篇」有華僑在外奮鬥史與捐資興學築屋的善行義舉;有「復土救鄉團」抗日殺敵的真實故事;有壯丁為國去征戰、垂暮返鄉無家可歸的大時代悲劇。全書雖然只有六萬餘言,但卻有一百七十餘張佐證圖片,讓讀者能更深一層去體會書中欲表達的意象是什麼。

        儘管有部份篇章數年前即已寫就,但作者卻不斷地求證和修改。誠然,文史書寫與文學創作是有其差異性的,《金門奇人軼事》雖是林怡種先生的第一本文史書籍,然其花費的心思不亞於文學創作,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曾利用餘暇親赴對岸,透過媒體多方求證,窮十餘年工夫始把這本書定稿。其慎重的態度,力求完美的堅持,嚴厲的自我要求,不僅令人佩服,也讓這本書更完美、更具可讀性。相信《金門奇人軼事》這本書的出版,除了為浯鄉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史紀錄外,亦有助於海內外鄉親和讀者,對金門這個島嶼的人文歷史與民情風俗多一番瞭解。

        林怡種先生從事文學創作逾三十年,較常用的筆名為「根本」,長期以來秉持著對文學的熱衷,默默地在這塊歷經砲火蹂躪過的文學園地耕耘。怡種先生的作品,除了一九八八年由台北錦冠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拾血蚶的少年》外,二○○七年更由台北秀威資訊公司出版《人間有情》、《天公疼戇人》、《心寬路更廣》、《心中一把尺》等「根本真情系列作品」一套四冊。復於二○○八年出版《走過烽火歲月》散文集,《拾血蚶的少年》同時修訂再版。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對文學的執著和堅持、以及豐碩的創作成果。其默默耕耘的園丁精神,更值得後進學習。

        總的說來,《金門奇人軼事》的出版,除了為浯鄉留下一段重要的文史紀錄外,對生長在這個島嶼的青年學子亦有不貲的啟發作用。因為這塊士地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尚有許多先賢先輩的豐功偉績或傳奇軼事,正等待有心人士來書寫。純樸善良的島民,走過困苦貧窮的年代與戰爭悲情歲月,一頁頁活生生的血淚史,何嘗不也在等待像林怡種先生這種思維縝密、條理分明、博學多聞的作家來紀錄。

                                                                              二○○九年四月於金門新市里



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
操作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