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
回首頁
位置 浯江夜話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
義利不可分 浯江副刊 1992.11.18.
                                              義利不可分  

/林怡種  

        春秋戰國時代,魏侯周罃稱王,遷都大梁,稱梁惠王,廣招天下賢士。因為主張「王道」,所以,重仁義的孟子,千里迢迢到大梁面見惠王,希望舒展仁義理念,想不到大王一見面便問:「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以利吾國乎?」而針對諸多時弊前來求見的孟子,不加思索地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可見,人之私慾重利,無分王公將相、或販夫走卒,遠在三千多年前,上下交征利,已是人類的通病。

  然而,綜觀二十世紀的今日社會,人類經過幾千年禮教薰陶,除了科技文明,重利忘義之心態,升官發財、巧取豪奪之手段,比起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們,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金錢掛師,有錢是大爺,社會上各種金錢遊戲當道,賭贏了吃喝玩樂,賭輸了偷搶詐騙,無所不用其極,形成廿世紀奇特的金錢文化。

  很久以前,聽過一則故事:一個富翁乘船渡河,船至河中,突然刮起強風,渡輪翻覆,富翁落入水中載沈載浮,有一個年輕人見狀,立即划著小船,使勁地朝著河中駛去,盼伸出援手,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這個時候,富翁快要沈入水底,面臨生死關頭,拼命地掙扎,他突然想到,擁有那麼多錢,就這麼死去多可惜呀!此時此刻,何不花些錢來挽救自己的性命?於是,他呼救:「誰救我給一百元!」划槳馳往相救的年輕人聽了,並不多加理會,只顧奮力划著雙槳,心中只有「救人第一」的念頭,而不諳水性的富翁,已經喝了不少水,眼看著自己愈來愈支持不住了,於是,又呼救:「誰救我給一千元!」年輕人還是不加理會,小船愈划愈近,可是,富翁真的支持不住了,正當危急存亡,千鈞一髮之際,富翁又呼救:「誰救我給一萬元!」

        這時,年輕人動心了,他放慢雙槳,暗忖著,何不再多等些工夫,說不定獎金還會提高到十萬元,或百萬元?可是,就這麼一遲疑,一眨眼的工夫,富翁沉到水底不見了,年輕人垂著頭而返,義與利皆成泡影幻滅。

  這個故事,也許是真人真事,也許是虛構的杜撰情節,可是,多年來,卻一直縈繞在我心中,每當知道只顧私利、漠視公益的情事,便使我想起故事中的年輕人。      

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
操作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