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浯江文采工作室
回首頁
位置 奇人軼事 操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標題 發表刊物 日期
異相奇人蔡復一 浯江副刊 2009.04.29.
                                異相奇人蔡復一  
              
          
          一目觀天斗,孤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

----------------------------------------------------------------------------------------------------------

/林怡種      

        金門最高峰太武山西麓山腳下,在濃密的林木裡,靜靜地隱著一個很古老的聚落--蔡厝。

        蔡厝,顧名思義,就是蔡姓人家居住的聚落,古時候稱作「山兜」。根據金門縣史書冊考證:晉朝五胡亂華,中原多事,許多人南下避難,蔡姓先民從河南入閩,到了南宋末年,有名為蔡一郎者,從對岸的同安縣遷徙入金門島;一家人乘船搖櫓由金沙港沿著斗門溪溯溪而上,一直到源頭太武山腳下,在那裡開山闢地、築屋而居,過著原始的農耕生活。
        
        經過了三百多年,蔡姓人家已經蕃衍了二十代,其子孫有一位名為蔡用明的喜歡讀書,於鄉試「中舉」,在衙門裡謀得官職享俸祿;根據縣史記載:明神宗萬曆五年,也就是西元一五七七年,蔡舉人娶妻「小登科」,翌年,喜獲麟兒,取名復一。

        值得矚目的是,在蔡家誕生的這名嬰兒,呱呱墜地即是獨眼瘸腳、佝僂駝背,先天身體殘障,但自幼聰明好學,稟賦異於常人,七歲時讀書過目不忘,十八歲鄉試中舉;隔年,又在殿試金榜題名,高中二甲第七名「進士」,在金鑾殿接受皇上封官賜爵,袍笏加身躋進士林,曾官拜御史總督,獲賜以「尚方寶劍」節制貴州、雲南、湖北、湖南、廣西等五省軍務,征剿西南苗亂。死後追諡「兵部尚書」,在金門史冊上留下不朽的一頁!而屬於他「異相奇人」的故事,四百多年來,在金門、與同安等閩南地區,為人們所傳頌!

        然而,這個「異相奇人」的傳奇故事,由於昔日印刷和資訊不發達,僅靠民間口耳相傳,又歷經四百多個春秋演變,部份情節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出現多種不同的版本。

        因此,針對這些傳聞疑點,筆者多次走訪這個歷經七百多個寒暑的古老村子,希望從亂繭中抽出源頭,尋找傳奇故事的真相。

        只可惜,村中蔡氏的後裔,大都三緘其口,不願多談過去的那段往事。尤其,對外界的諸多傳說,更指為無稽之談。很顯然的,他們不願談起,是很容易令人理解的。

        幸好,蔡厝鄰村的阿公、阿婆,仍津津樂道蔡復一的種種傳奇故事,經詳加記錄整理,再佐以縣史文獻,下筆探索這個故事之前,仍戒心恐懼,真怕同樣犯了以訛傳訛的大忌,愧對一代鄉賢。

        經過多年的鄉野採集,故事應從明朝說起:話說萬曆年間,太武山腳下的山兜村人蔡用明,原本是世代務農的耕稼人家,母親早死,父親也不長壽,兄弟五人克勤克儉,奮發向上,除了耕田種地,也一面抱書苦讀,終於在鄉試「中舉」,在朝廷中謀得官職光宗耀祖,無須在農村過著「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耕稼生活。

        所謂「寒門出孝子!」早年,或許是家貧,蔡用明的父母親死了,因陋就簡草草下葬,如今,在朝廷當了官,想反哺報答親恩,只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雙親已歸隱道山多年,因此,蔡舉人決定重修祖瑩,讓葬在荒山野外的祖先骨骸,能受到更完善的保護,聊表孝思!

        一般而言,華夏子民普遍深信凡事之吉凶皆有先兆,因而講究「命、卜、相、醫、山」等五術;舉凡風水、住居、生辰八字、紫微斗數、姓名、面相等影響一生禍福。

        金門人亦是炎黃子孫,許多人仍相信「第一是住居;第二是風水」,攸關家庭之禍福與興衰,蔡家自是不能例外,因此,蔡用明中舉衣錦還鄉,決定重修祖墳,特到大陸內地聘請堪輿風水師,希望能找個良好的風水地,讓往生的祖先安息,也祈望子孫瓜瓞綿延,大富大貴!

        內地的堪輿「風水師」渡海來到金門蔡厝之後,在村前屋後四處打量,相中屋後高地一處「七鶴真脈」。指稱祖塋遷葬「風水」做成之後,將來子孫可以七代為官,不過,唯一的缺憾是「洩漏天機」,勢必凶煞到他本人,將從此雙眼失明,永遠無法再幫人堪輿討生活。

        堪輿「風水師」將實情面報主人蔡用明,要求他眼睛失明之後,盼蔡家能負責安養,獲得蔡舉人的首肯。所謂「查甫講話石斬字,查某講話沙寫字」,君子一言九鼎,於是,選定良辰吉日破土興工,蔡家祖先的骨骸,依禮俗及「風水師」的指示,在「七鶴真脈」完成下葬。
        
        蔡家祖墳順利完成遷葬,不久之後,「風水師」雙眼真的瞎了,再也看不到眼前的景物。依照先前的約定,就住在蔡家接受安養。然而,金門俗諺有云:「久長病,不孝子!」自已的親生父母生病,為人子、人媳晨昏侍奉,可能因兼顧生活打拚,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克盡孝道,更別說是一個非親非故的瞎老頭。

        當然,起初蔡家殷切款待,不在話下,「風水師」也感激在心,但日久生疏,每日三餐料理就沒那麼用心,失明的「風水師」漸漸心有未甘。有一天,丫鬟端來一盤香噴噴的羊肉,正當「風水師」大快朵頤之際,丫鬟不小心說溜了嘴:

        ──先生,這隻羊掉進糞坑裡,有沒有臭味?

        「風水師」聽了,不禁感到寒心,認為主人已變卦失信,暗忖下一步可能把他趕出家門。於是,心裡愈想愈氣,胸臆間遂萌生報復的念頭。

        因此,「風水師」告訴蔡家:

        ──不好了!不好了!風水生變,祖墳裡有歹物,不信的話,某日正午去墳上聽聽看,裡面有嘩啦嘩啦的水聲,若不立即趕走墓中的怪物,不但會破壞七代為官的風水,恐怕對蔡家也是一個凶兆!

        經「風水師」這麼一說,蔡家人半信半疑,暗中派人到祖墳上傾聽;果然,墓中水聲澎湃,一切真如「風水師」所言。於是,趕緊找人帶鋤頭、三齒等農具,對祖墳進行開挖,希望消除墳中的「怪物」。

        工人挖著挖著,突然,有好幾隻白鶴從墓穴中飛出,這個當兒,早已瞎眼的「風水師」,立即用手舀取墓穴中的水清洗眼睛,頓然雙眼恢復光明,看到七隻白鶴陸續從墓穴中飛出,不忍心見蔡家將一無所有,因而疾呼挖墓工人:

        ──趕快捉住白鶴!趕快捉住白鶴!

        傖促間,挖墓工人連忙用手中的農具,壓住墓穴尚未飛走的最後一隻白鶴,由於用力過猛,以致傷到白鶴的一隻眼睛、和一條腿。其餘的白鶴分別飛到青嶼、瓊林、和后沙,(據說,那幾個村落,先後都出了大官)。

        不久,蔡用明的太太產下一名男丁,嬰兒呱呱墜地之後,就眇一目、跛一腳,且駝背。但這個天生殘障的男嬰,正是四百多年來,一直為人們傳頌的金門先賢人物--蔡復一。

        此外,還有第二種傳說:太武山下的蔡家頗為富有,只可惜家族從來沒有人在朝擔任一官半職。有一天,來了一個踏山尋龍的「風水師」,與蔡家攀談:

        ──山兜附近,有一處『七鶴真脈』的風水寶地,將來子孫可以七代為官、出將輔相。不過,如果洩露天機,他的雙眼就會瞎了。

        蔡家信以為真,對七代為官的風水寶地頗為動心:

        ──先生如果指明寶地,自當奉養一輩子,富貴共用!

        雙方商定之後,順利完成風水遷葬。果然,「風水師」雙目真的失明,蔡家也信守諾言,提供房屋居住與婢僕侍候,平日並以好酒、好菜供養,主人有的,「風水師」也有。甚至,主人自己使用銀製的臉盆,卻給「風水師」打造金質臉盆。但「風水師」眼瞎,生性多疑,深恐蔡家虧待他,因而藉機詢問侍候的丫鬟:

        ──我用金臉盆,主人是否真的用銀臉盆?

        丫鬟暗忖「風水師」既然眼睛看不見,金質和銀質臉盆又有何差別?於是,故意要氣他,她說:

        ──主人用銀面盆,先生用的是銅面盆!

        「風水師」聽了心裡很不爽,因而萌生報復的歹念,其後的情節大致與上述傳說雷同。

        此外,還有第三種頗為廣泛的傳說──蔡用明是一個孝子,高中舉人返鄉祭祖,順便從大陸內地請來一位堪輿「風水師」,準備協助整修祖墳,「風水師」看中一塊「七鶴真脈」的墳地,遷葬之後,將來主人家裡養的一匹母馬,會生下雙胞胎,兩隻小馬一隻會「放金」,另一隻會「放銀」,主人從此大富大貴;然而,因「風水師」洩漏天機,雙眼將因而失明,他將實情稟告蔡家,獲承諾會放金子的馬,蔡家自己留著,而會放銀子的馬,將送給瞎眼的「風水師」作為養老,賓主皆歡,於是,選定吉日良辰,將蔡家祖墳完成安葬。

        果然,風水師的雙眼真的瞎了,蔡家飼養的母馬,也真的一舉產下雙胞胎,一匹會「放金」,一匹會「放銀」,可是,蔡家人違背諾言,不肯將會「放銀」的小馬贈給「風水師」,佯稱母馬只產一頭小馬,「風水師」不信,經常藉機要蔡家人牽出小馬,讓他摸摸是否長大,卻私下留意馬的特徵,暗中做下記號。

        有一天,蔡家不疑,牽錯另一匹小馬,果然,被「風水師」摸出蹊蹺,發覺母馬明明是生雙胞胎,卻欺騙他只生一匹小馬,因而萌生報復的歹念,其報復情節與前面兩則大同小異,不再贅述!

        觀諸以上三種不同傳說,前面二則似乎比較合情、合理;而後面這則,就有點像「阿拉丁神燈」似地,可信度恐怕是比較偏低的!

        話說蔡復一出生之後,雖然身體有殘缺:眇目、瘸腳、駝背又麻臉,但卻才高八斗、智勇雙全。童年時,他到鄰村讀書,在學堂裡,常遭頑童戲謔捉弄,看他眇目獨眼,當面喊他:

        ──打鳥的!(用彈弓打鳥瞄準時,通常需閉一隻眼)

        蔡復一不但不生氣,反而不客氣地回曰:

        ──我是一目觀天斗!

        也有同學看他瘸腳走路一拐一拐的,在背後喊他:

        ──划船的!(划船搖槳時,會左右搖晃)

        蔡復一也不生氣,理直氣壯地回敬曰:

        ──我要孤腳跳龍門!(古時皇帝常自稱為龍,所穿之衣為龍袍,所主持之科考殿試之門為龍門)

        另外,也有同學看他麻臉訕笑,蔡復一也笑嘻嘻地回答:

        ──那是麻面滿天星!

        甚至,上學途中,需要經過田間小路,鄰村頑皮的小孩,看他腿一長一短,無法跳躍,故意將路之兩旁的蔓藤拉在一起打結、或將樹枝橫亙在路上,讓蔡復一去跨越,稍有不小心,便會跌得鼻青眼腫,頑童不但不幫忙扶起,反而躲在路旁嘲笑戲弄,而蔡復一非但沒有哭泣,爬起身來不客氣地回答:

        ──我要龜蓋朝天子!

        可見小小的年紀,不因自己身體殘缺自暴自棄,反而胸懷壯志,立下「跳龍門,朝天子」的宏願!

        根據金門縣史文獻記載:蔡復一在十二歲那年,就曾為春秋楚國人范蠡寫過一篇萬餘言的傳記,連中舉的父親看了,都直呼不敢相信;十八歲鄉試中了「舉人」,十九歲進京參加殿試,又高中「進士」。

        其實,以他的實力在殿試金榜題名,仍屬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因蔡復一其貌不揚,千里迢迢從金門爬山涉水,一路風塵僕僕進京趕考,由於行動不便,當他趕到考場外,其他的考生都已進場,只有他一跛一跛地姍姍來遲,在考場外被主考官給攔了下來,並疾言厲色斥責:

        --走開,走遠一點,這裡人家在考試,不要來打擾!

        --我也是來參加考試的,請讓我進場!

        --你--!?
        
        主考官睜大雙眼,仔細打量著蔡復一身上殘缺的部位,怎麼看都不相信一個瞎了一隻眼,跛腳又駝背的人,也要參加考試,滿面狐疑:
        
        --考試是讀書人的事,你有讀書嗎?

        --寒窗苦讀十餘年,不遠千里而來,就是要參加這個考試,請讓我進試場!

        蔡復一更加理直氣壯。然而,主考官還是不敢相信:
    
        --好吧!既然你是讀書人,要進考場,先過我這一關,讓我出個上聯,如果你對得出下聯,就讓你進去,如果對不上,那麼,很對不起,就請回吧!

        --好吧!就這麼決定!

        但見主考官來回渡著方步,不時抓抓頭皮,久久之後,才乾咳兩聲,喜孜孜地走到蔡復一面前:

        --溪水流砂粗在後!

        主考官暗諷,一粒能流到河口的細砂,是由粗礫從上游,經過漫長歲月的歷煉,以及無情流水的沖擊而成;說得更白一點,主考官已經很不客氣的告訴蔡復一,像你這種留在後面的遲到者,大概就是沒有經過歷練的粗砂礫吧!

        --風吹穀物糠在先!

        當主考官得意洋洋地把上聯說完,蔡復一似乎不加思索地,立即脫口而出,迅速將下聯對上;畢竟,古老的中國以農立國,任誰都知道,穀物收成之後,都要靠風力吹去無用的糟糠,留下有用的果實顆粒。所以,主考官聽後大受感動,立即開門讓他進入考場,果然一試高中「進士」!  
    
        蔡復一身體天生殘缺,其貌不才,差一點就被主考官給看「扁」,幸憑機智與學識,終於在殿試「金榜題名」,袍笏加身躋進士林。

        此外,值得一書的是,蔡復一童年在金門「山兜」讀書、成長,隨後到對岸同安跟與父親同住。當時,地方上傳說蔡府從金門來了一個「才子」,縣城裡有一位官家仕紳李漳,育有一位長得貌美標緻的女兒。俗語說:「自古才子配佳人!」所以,有人到李家牽線作媒,希望促成姻緣美事,可是,李漳當著媒婆的面,不僅一口回絕,更氣得把廳堂的尺六紅磚都跺碎了,破口大罵:

        ──窈窕淑女嫁給破腳郎,那是鮮花插在牛屎上!

        並囑咐媒婆:

        ──回去告訴蔡家,如果我女兒嫁給這號人,那是無天無地!

        豈料,李家小姐得知蔡復一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暗中鼓勵蔡復一多加努力、求取功名。果然,蔡復一殿試高中「進士」,第二年即奉「聖旨」成親,李漳不敢違拗「聖命」,但由於誓言在先,只好沿街以布幔遮天、氈毯鋪地,李女出嫁之日,果然「上不見天,下不著地」,實踐「無天無地」的誓言!

        其實,蔡復一文武兼備,智勇雙全,以十九歲之年高中進士,授刑部主事,歷任員外郎、兵部郎中、湖廣參政、按察使、山西左部政、又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貴州、雲南、湖廣軍務、兼巡府貴州,曾獲皇帝御賜尚方劍,節制五省。

        根據史籍記載:南方苗、夷起兵作亂,巡撫王三善戰死。朝廷任命蔡復一為兵部右侍郎,獲賜以「尚方寶劍」節制貴州、雲南、湖北、湖南、廣西等五省軍務,征剿西南苗亂。因受命於戰敗之軍,深入蠻荒,欲反敗為勝,備極困難;然蔡復一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經過七次大戰,殲滅敵人近萬,克復失地數百里;但不幸感染瘴氣死於軍中,時年四十九歲。

        因為,蔡復一畢生主要功蹟,就是統兵鎮守西南,掃蕩蠻夷;而且,為官奉守「報國恩以忠心,擔國事以實心,持國論以平心」,並服膺「正己不求」四字律己,贏得滿朝文武百官所讚佩。明熹宗為表彰其忠勤,追贈「兵部尚書」,賜「清憲」漢號,特遣使祭葬。明崇禎年間,還特別為其建祠,供後人祭拜景仰!

        蔡復一遺體安葬在同安縣沙溪鎮,即今廈門市翔安區後安村的小盈嶺山上,墓園佔地遼闊,墓前立有石牌坊,鐫書有「正己實心擔國事、卻金淑德勵清操」與「廉政忠言心存社稷、文韜武略威鎮南疆」等楹聯;兩側則各立有一組石馬、石羊,彫工甚細,栩栩如生。隨著兩岸關係逐步改善,金門鄉親前往憑弔絡繹於途,因此,「蔡復一墓園」於二OO七年被廈門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涉台文物古蹟保護單位」。

        事實上,蔡復一文武兼備,「撫劍鎮太平,舉筆安天下」,不僅僅是一個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的武將,更是一個博學多聞的文才,尤工於詩詞,曾著有:《遁庵文集》十八集、《詩集》十卷、《督黔疏草》八卷,《雪詩編》、《駢語》五卷,《楚愆錄》十卷,《毛詩評》一卷,《續駢語》二卷等等。

        蔡復一在同安縣大同街道環城北路南側有一座故居,係其父蔡用明於明朝萬曆年間所建,是一座「三進落」的大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後來,蔡復一還特為夫人增建一座「貞素堂」,合為五進三落大厝,規模宏偉,蔚為壯觀。

        可惜,蔡復一英年早逝,膝下無子女,其夫人去世後,故居乏人管理。清朝初年被當作軍營,乾隆二年改為雙溪書院,後來也一直當作學堂。由於年久失修成危樓,中共「解放」大陸之後,於「文革」期間拆除作為碾米廠,僅保存最一進落,一九八八年被認屬涉台文物,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成立「蔡復一史績研究會」,二OO一年獲斥資近三十萬元人民幣整修,金門「蔡氏宗親會」也捐資新台幣八十萬元共襄盛舉,二OO二年九月開始按原貌進行修復,所有石柱、磚瓦與木材,儘可能保留原構件,歷經一番努力,「蔡復一故居」總算恢復了基本原貌,現被列為廈門市四大名人古蹟保護。

        然而,近年來,大陸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提供廉價勞工和土地,引進台商及國外的資金和技術,產品行銷全球所向無敵,一夕之間,大陸成為「世界工廠」,尤其,閩南地區語言、文化相通,成為台商的最愛,經濟快速起飛,到處工廠林立,土地大量開發,連山坡地亦不能倖免。

        二OO八年十月,傳出「蔡復一墓」遭附近工程開發挖掘破壞,金門蔡氏宗親會多次向「廈門市人民政府」陳情,要求督促廠商停止挖掘,並恢復周邊原貌,可惜遲遲未獲具體回應。同時,蔡氏族人也請求金門縣政府出面與大陸進行協調,盼能同意將祖靈遷回金門擇地安葬,避免留在大陸遭受污辱。

        所謂「人生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如今,走過七百多年歲月的蔡厝,依舊默默地隱在太武山下,耕種人家仍早出晚歸,過著與世無爭的桃花源生活,只是,大時代的環境變遷,年輕人紛紛出外打拚,古老的民宅相繼大門深鎖,益加顯得落莫!

        根據民間的傳說,蔡厝南邊原有幾個小村莊,因當年曾欺侮、嘲虐蔡復一。後來,蔡復一當了官,把那幾個村給廢了。針對這一點,筆者特別請教蔡厝及鄰近幾個村落的耆宿,大家一致指出:不錯,蔡厝以南的山腳下,原有謝厝、蕭厝等小村莊,如今都不見了,現在耕作犁田,如果犁頭下深些,偶而還可犁到房舍基石,然而,那些村莊為什麼消失?耆宿的說法是:

        ──以前的房子普遍用泥磚砌成,本來就不牢固,加上蔡復一實現「孤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的宏願,在朝廷當了大官,特別是任刑部主事,當年曾欺侮他的人,自己心虛聞風紛紛逃跑,所留房子沒人住,任風吹雨打,日久天長,相繼頹廢傾圯,消失於無形,應不是蔡復一給廢村的!

        畢竟,金門人不管走到天涯海角,飛黃騰達之後都會返鄉造福桑梓,豈有殘害自已的鄉親!蔡復一自是不能例外,何況,他雖眇目,卻立志「一目觀天斗」;雖瘸一腳,卻想要「孤腳跳龍門」;雖然駝背,卻能「龜蓋要朝天子」,其胸懷壯志,豈是凡夫俗子一般短見,不是嗎?

                    ──一九九一年五月六日原載「金門報導」
                    ──二OO九年一月二十日改寫





上一篇 回文章列表 下一篇
操作

回首頁